72小时内,3架总统专机落地北京,美“后院”发出信号,时间不多了

据新华社报道,5月13日,中国—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,巴西、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总统乘专机赴华参会。这一事件发生在中美关税谈判的关键节点,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,也让美国“后院”的局势出现新变化。长期以来,美国将拉美地区视作自己的“后花园”,从1823年的“门罗主义”到冷战时期,不断干涉拉美的内政外交。

特朗普上台后,更是通过“恐吓外交”、单方面加征关税、强制遣返移民等手段,试图让拉美国家远离中国,巩固自身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。比如,特朗普曾威胁巴拿马,阻止其与中国合作;还单方面对哥伦比亚加征25%的关税,严重影响了哥伦比亚的出口产业。然而,中国的发展与合作模式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新选择。中国秉持平等、互利和长期发展的理念,与拉美国家展开合作。这种合作模式深受拉美国家认可,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联系。

72小时内,3架总统专机落地北京,美“后院”发出信号,时间不多了

卢拉(资料图)

在此次部长级会议上,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正式宣布加入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要知道,哥伦比亚原本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盟友,双方在贸易、军事领域联系紧密。但近年来,美哥关系因关税、移民政策等问题出现裂痕。特朗普政府时期,美国的一系列做法让哥伦比亚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并非长久之计。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哥伦比亚能获得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、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支持,拓宽国际贸易渠道,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
巴西总统卢拉也率庞大代表团早早抵达北京,开启国事访问。卢拉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建立“牢不可破”的伙伴关系。近年来,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,合作领域广泛。在中美贸易战期间,美国减少对华农产品出口,巴西迅速填补空缺,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。而且,中国企业在巴西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大量资金,助力巴西能源转型。卢拉此次访华还将签署一系列涵盖多个领域的新协议,进一步深化中巴合作。

72小时内,3架总统专机落地北京,美“后院”发出信号,时间不多了

展开全文

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·佩特罗(资料图)

智利作为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先行者,每次受邀参加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会议都极为重视,此次智利总统鲍里奇亲自参会。多年来,智利的车厘子、西梅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。以2024年为例,智利车厘子出口额超30.91亿美元,其中超九成发往中国,智利也借此成为中国第二大鲜果进口来源国。

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成果显著。2024年,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接近5190亿美元,约为十年前“中拉论坛”成立前的两倍。农产品贸易只是其中一部分,像厄瓜多尔白虾、阿根廷红虾等海产品,以及厄瓜多尔玫瑰、哥伦比亚绣球等鲜花,都在不断丰富中国市场。中国对拉美产品的旺盛需求,也为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
72小时内,3架总统专机落地北京,美“后院”发出信号,时间不多了

特朗普(资料图)

相比之下,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正逐渐式微。美国不断干涉巴拿马运河事务,特朗普多次声称要“拿回”对运河的控制权,甚至指示国务卿运作让美国船只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。美国国防部长也曾要求美军舰“优先且免费”通过巴拿马运河。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坚决维护本国对运河的控制权,多次拒绝美国不合理要求。而巴拿马之前因屈服于美国压力退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如今面临信誉受损、在海运方面重要性下降等问题,周边国家如哥伦比亚、秘鲁等已开始规划新航道,减少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。

如今,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意识到,中国是可靠的合作伙伴。中国不仅能为它们提供经济发展机遇,还能在国际事务中给予支持,帮助它们提升国际话语权。此次三国总统专机齐聚北京,就是拉美国家向中国靠拢的有力证明。美国若还想维持在拉美的霸权,继续推行“恐吓外交”,恐怕只会让自己更加孤立。在国际关系不断变化的当下,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,否则在拉美的“后院”,留给它的时间真的不多了。未来,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,携手创造更多发展机遇,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