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理财市场规模高增 低息环境下存款往哪“搬”?

Connor okex交易平台 2024-08-12 40 0

上周,随着第二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个人开售,销售再次出现个人客户抢购“秒光”的现象,个别银行甚至表示开售半个小时即售罄。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和理财市场收益上升,个人客户将存款转移到理财的情况将越来越明显。可以遇见,未来理财规模还有上升空间。

数据:存款缩水 理财高增

据央行数据显示,今年前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.32万亿元,计算与一季度数据的差额,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.92万亿元。居民、企业等存款均出现不同程度缩量,仅4月,人民币存款减少了3.92万亿元。其中,居民存款缩减了1.85万亿元,企业存款缩减了1.87万亿元,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缩减了0.33万亿元。

而与存款规模下降相对应的,是理财市场规模高增。从数据看,5月理财市场相比往年规模增速更快。华西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,5月6日至12日环比增1757亿元至29.42万亿元,不断创年内新高。理财子机构存续规模环比增1996亿元至25.62万亿元,存量规模占全部理财的87.08%。对比以往,2020-2023年环比变化分别为0.07、-0.21、0.03、0.34万亿元。

另根据普益数据估算,截至4月末,存续理财规模达到28.79万亿元,较去年底规模增长2.08万亿元,增幅创近年同期新高,主要是2月份和4月份增长较多,其中大行理财子规模余额增速提升明显。光大证券5月24日发布报告显示,截至5月19日,测算理财规模较月初增长超4000亿,而2022-2023年5月理财月均增量不足1000亿。

原因:低息环境下的“存款搬家”

业内人士表示,近期个人客户抢购超长期国债的现象,是当前银行存款“搬家”的一个侧面。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和理财市场收益上升,以及手工补息叫停等影响,无论是对公还是个人客户,存款“搬家”的情况都越来越明显。

某国有行理财主管就表示,今年以来投资者增加了抢购地方债和国债的情况,同时,3月份以后购买各种理财和保险的比重增加了。大行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仅1.95%,甚至低于大部分现金理财收益,理财性价比进一步提高,吸引了大量的资金。

随着近期理财市场回暖、投资收益率上升,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热情回升,居民存款加速转化为理财产品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理财规模创新高是低息环境下“存款搬家”势头的延续及收益率比较优势的结果。

选择:收益较稳健的固收类产品受青睐

随着理财规模的扩大,各类产品表现如何?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?

普益标准表示,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,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。目前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仍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,但两类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行。或与4月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裕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有关。4月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近7日年化收益率多在1.80%-1.85%之间,而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2.10%左右业内建议。

普益标准也表示,部分债券收益率目前已处相对低位,后期新发理财产品所配置资产的资本利得获取难度有所增大,叠加市场利率中枢下行的大背景,后市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有下行。

业内人士表示,投资者可以考虑短债类理财产品、短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,收益率会比银行现金类产品高一点,但是收益波动性要大一点,流动性也要差一点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滨

评论